Monday, May 25, 2009

東京奏鳴曲 Tokyo Sonata

我一開始都以為係同"禮儀師之奏鳴曲"差唔多,
係套比較感性d ge作品,但可以帶黎ge啟發應該唔多
點知睇完編導專訪之後,發覺原來佢唔係咁簡單
入場睇完,更加覺得係套不可多得ge電影,
"日本寫實社會生態典型人物心路歷程內心世界並拎棚瀾大剖析"
結構嚴謹到呢,拎黎做社會科學科研究日本社會ge教材都絕不為過
好野

故事主角有四位,包括父親,母親,大兒子跟小兒子

先說父親
典型大男人

日本是個父權社會,雖說男女平等的論說甚囂塵上,
但主流意識(ideologies)仍站在主流
霸權體系(hegemony)仍於社會上橫行
男女平等?
最碼在日本社會上,只是紙上談兵

戲內的父親是個典型的大男人
圍著餐桌坐下後,要他開始起筷及後其他家庭成員才能大快朵頤
戲內有這樣一段:
一家四口齊齊整整坐好了,母親大小兒子直瞪著晚餐
父親卻慢條斯理的走到雪櫃旁,拿出一罐啤酒
施施然的步回座椅,不徐不疾地拉開"易拉蓋"
一口接一口緩緩的喝下啤酒,
最後還要抵死的打了個嗝
才拿起筷子吃飯
另外三個人六隻眼望著他,他可是絲毫尷尬也沒有 ;

小兒子想學鋼琴,他不肯付學費也都算了,
小兒子自己從垃圾堆裏撿個無聲的破鋼琴來練指法他不也允許
不單止不允許,甚至把原本已破破爛爛的鋼琴從二樓房間直摔下樓,摔個七葷八素,
然後再大大力揍小兒子
留意,不是掌摑,是用拳頭用腳大大力的拳打腳踢
原因是甚麼?
他說,是因為他說過不准小兒子學鋼琴,絕不能違反
前言絕不能收回,因為一旦收回前言,父親的權力便會開始瓦解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強制執行自己所說過的話

為甚麼父親可以行使極權?
原因很顯然易見,因為父權意識並不同意女性工作,
家中的經濟支柱自自然然便是父親
既然父親有義務負起整個家庭的資金來源,
自然也可以享有對等的權利
"權利與義務",小學社會科也有教過

為了保持家內的權力平衡
父親有必要使用強硬手腕辦事 ;
而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
戲內的父親即使被公司開除了,
仍要整裝待發抖抖擻擻的上班去,
甚至是在月尾把私己錢當成工資拿給太太
目的便是保持自己絕對權力的形象

於假上班期間,他遇見了同是被公司開除後假裝上班的舊同學,
原來兩人一起無所事事四處閒逛,本也相安無事
可就在舊同學邀他回家吃飯兼做戲之後,
有天當他步經舊同學家時,發覺那宅第有火災痕跡,
問過清潔工後才知道,原來舊同學強逼一家人自焚

父親驚愕
他知道長此下去,結局便會和這舊同學相去不遠
畢竟紙包唔住火(的確包唔住,如果唔係都唔會火災啦)
所以他立刻便應允當商場清潔工
(之前父親在見工時,往往要求管理階層的職位 ──
因為他自己原本是經理層級的人 ── 可那有這麼順攤的事
不是大廈管理員便是超市清潔工,所以每次父親都是失望收場
可見他把面子看得何等重要)

其實當個清潔工有甚麼問題?好歹也是自食其力,
不知何故,當他在值勤時看見太太在購物,四目交投後,
他隨即沒命價地狂奔
一路跑一路摔,摔著跑跑著摔
最後在條小路被汽車撞飛,
倒在小路旁,懨下去了

再說母親
典型小女人

相夫教子家頭細務無一不做
順從夫君關愛兒女
三從四德

大兒子要當兵,母親雖然不忍,但為了尊重(我認為除了尊重外,應該也是一種服從
畢竟"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兒子的說話/命令,也是有份量的)兒子的決定,
瞞著丈君也要幫兒子簽下同意書,含淚送他走 ;

小兒子要學琴,母親體諒,也是瞞著丈夫,自己掏腰包付學琴的費用 ;

可當她發現丈夫假裝上班及於商場當清潔工後,
腦海內丈夫絕對的形象一下子崩潰了
她開車,載著入屋打刧她的刧匪到遙遠的海邊去,
體會了第一次(相信也是最後一次)的外遇
醒來後,望著日出
彷彿自己也就像這輪日出般重新開始
拍去身上的沙子,
駛回家裏去

再說大兒子
典型反叛青年

憤世嫉俗,留一把長髮(男蓄短髮女留長髮為傳統觀念,
男留長髮女蓄短髮便是對抗的手法 ── 有段時間確是如此,如同punk一樣
只不過現今社會已默認為潮流,了解當年留長髮的意義的人恐怕已是鳳毛麟角) ;
認為世界已是千瘡百孔,非得把它扭正不可
所以他當兵,因他認為既然用文的軟方法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逼於無奈下便只好訴諸武的硬方法,把腐壞的打壓下去,
再教育不懂事的,
高壓(不知道會不會有懷柔的後著)政策

最後小兒子
典型遭埋沒的天才少年

不受傳統價值規範,敢於挑戰在權者,
與教師反唇相稽的那一幕叫人拍案叫絕,
可儘管道理在他那邊,也都還是被教師罰站
可見傳統尊師重道的價值觀在日本某些地方仍舊凌駕一切 ;

雖則身懷鋼琴天才,卻得物無所用
父親不單止物理上嚴禁他學琴,甚至於心理上不信任自己小兒子實乃天生異稟
不聞不問
千里馬也都得要伯樂賞識提攜
可伯樂比千里馬更難求
縱然是匹千里馬也如何?沒眼光的人還不是把牠當尋常牲畜馴養?

最後還要離家出走,更因捱不住飢餓,高買麵包而被抓個正著
好端端一個天才少年被送進覊留室
可恨可憐可惜

到了結局,一家三口重聚,
各自經過不同遭遇,
脫胎換骨般坐在被洗刧後的家裏吃飯
淡淡的在吃飯

四種典型人的故事均描寫得鉅寫無遺
精彩

Thursday, May 21, 2009

讀愛 The Reader

細過睇完鐵達尼號之後,果種激動ge心情動盪左我諗都有兩三個星期先平復到
唔係話個故仔感人,而係講緊肥溫脫果下露果下做nude model果下.
只可以話,十分震憾
無計啦,果陣科技又唔發達,
邊似得而家d細路,上網click幾下就可嚐盡天下溫柔軟肉
當時真係對肥溫充滿瑕想架
無幾耐佢拍左套三級片"性煙 Holy Smoke"
果刻我真係好有衝動快高長大
時過境遷,幾年後資訊泛濫
網上資源要乜有乜,對肥溫lee舊豬腩肉真係丁屎咁多興趣都提唔起
而佢都好識做咁靜靜雞收皮
估唔到佢突然蒲番頭,我又突然見到佢張海報
心諗:係時候要實現自己ge願望喇

進戲院前,看過劇情簡介
又納粹又文盲又文化衝激,弄得好不複雜
雖說前文提到是為了圓夢才踏進戲院,其實當時還真躊躇了一會
"咁那複雜ge,係咪路呀?"
結果我還是闊佬懶理,將所謂簡介置諸腦後,
一股蠻勁步入2院

老實說,我看不到甚麼納粹主義愛國主義文化差異
看到的,只是個淡淡的愛情故事

首先是戲內最後一段所出現的茶罐
那女人收到後將內裏的物事統統倒了出來,
對男主角說
"有這個罐便足夠了"
輕描淡寫而又具體的表達了"千里送鵝毛,物輕情義重"
道歉信的內容壓根兒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事人如何看待那份歉意

是在乎當事人的心意

是輕佻是不屑是重視是反省是內疚是...?

那女的收下了茶罐,放在當眼處
然後鏡頭慢慢搖過去zoom爆佢再fade out
那女的有原諒肥溫嗎?
不言而諭

然後是我個人對戲名的見解
"讀愛",這個中文名改得簡單直接又有力
電影實實在在的再現了(represent)這兩個字的故事:讀愛
肥溫要男主角讀書,便是為了了解他對她的愛
不過可能導演怕觀眾不明白,
所以安排男女主角於每次讀完書後都會做愛
"讀書是為了做愛"←這相信是男主角前期的潛台詞

實情是潛不到那裏去,露骨得很

到了後期,相信大家都受夠了肥溫肥肥膩膩的身軀,
所以沒有再做愛
男主角則換了另一種方式展現他對她的愛:

數十年後他們再碰面時沒有怎樣對話
但經過一個轉捩點後 ── 男主角偶而寄了一捲年青時所錄下的錄音帶給肥溫
事情便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肥溫,一個不折不扣的文盲
依靠男主角(即使男主角己經4張幾5張,肥溫仲係boy前boy後咁叫佢)的錄音帶
而及獄中僅有的書籍
不辭勞苦的逐個生字逐個生字的學
不久,完成了第一本書
然後肥溫親筆寫了封信給boy ──在她5,60高齡的時候終於學會了書寫 ── 希望他能繼續寄錄音帶
寥寥數字,掀起了boy無數情絲
十幾歲時,boy讀書給肥溫聽是為了愛,為了做愛
幾十歲時,仍是那個boy讀書給仍是那個肥溫仍是為了愛
不同的是,今次,是真真正正單單純純的為了愛


所以說"讀愛"這個片名改得好
比"The Reader"(改到好似讀者文摘 Reader's Digest咁都唔知做乜)來得更好更妙更簡潔有力



受電影啟發的,還有一點個人異想
如果說人比動物高尚,我想只有一個原因
便是人的精神價值

人有尊嚴
動物則沒有

為何這樣說?
試問,有誰見過動物為保尊嚴而甘願犠牲性命?
我不敢說一個也沒有,但我可以肯定當中所佔的百分比低於0.01%
那人類呢?
多不勝數
肥溫便是其中之一

她是文盲 ── 雖然除了boy外沒有人知道 ── 可她從不認自己是
因為她覺得很丟臉
所以即使在庭上被冤枉是殺人主謀,她亦絕不否認

因為她認為失去尊嚴比死更難受

boy便是了解這一點,所以即便他如何心酸地眼看愛人被冤枉
亦無半點舉動

因為他也明白尊嚴對一個人來說,比甚麼都重要 ── 儘管拿來比較的,是命

這便是人比動物高尚的原因

心理學提及過,
人有4(還是5種?...)種層次要得到滿足
最低層是基本物質需求,諸如衣食住行
然後是物質的追求
再來是友情親情愛情等比較難捉摸但仍有確切追求目標的物事
最高級便是精神/價值上的追求
那種東西沒有實體沒有目標
看不見觸不到嗅不著猜不透
而且永不能完滿達成
追求者總會找到未能滿足的原因
尊嚴便是其中之一

就動物來說,能去到第三層已是絕無僅有的精英份子了
猩猩海豚便屬於這一類
牠們有家庭同伴的概念
曾看過一本書,提及到有隻海豚因同伴離世而絕食
不久身體漸漸支撐不住,一併離世了
誰人還敢說動物沒有思維?
在感情的層面上牠們絕不比人類遜色

只是
牠們亦僅此而已

試問,
有那種動物能抵得住食物的誘惑?
有那種動物因為害羞而拒絕受訓?
又有那種動物會因尊嚴受踐踏而斷然自盡?

*寫到這兒,突然想起我在"The Wrestler拚命戰羊"裏亦提及到Randy的生存意義
當時我說他生存是為了名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現在想起,那個"名"跟肥溫的這個"尊嚴"是同樣的物事
一樣都是存在於精神價值上,

別人看不透,自己執意守*

"士可殺不可辱"
肥溫演得很好



"讀愛"除了讀愛,也讀了心